3月FM93交通之声作了一次暗访,记者兵分四路狂约滴滴,13辆专车有9辆违法私家车。为此,记者采访了杭州市车管局分管汽车租赁业务的黄处长,去年8月份,杭州市车管局就出台了一份针对汽车租赁专门的管理办法,办法规定,所有从事租赁业务的公司及公司下属的所有车辆必须到车管局备案,黄处长表示:“公司一定要在我们这里备案,公司的车辆行驶证上的单位必须和公司营业执照上的单位相一致,我们才会核发证件。”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私家车“挂靠”租赁公司的问题,能从事租赁业务的车辆都在他们这里有备案可以查。 不过,杭州市查处起来底气不足,5月31日《经济观察报》报道,杭州市运管局工作人员表示:“每一天,杭州有10多辆私家车因为‘非法营运’被扣、被罚款。我们运管处把坐办公室的、临时工都加进去才400来号人,全杭州有五六万辆专车,结果是运管部门‘每天都在抓,已经连轴转,没得歇了’。”运管局扔掉其他的所有工作,每天查专车也查不过来。 打车软件与政府的合作有几种模式。 获得交通部官员认可的浙江义乌改革,该市交通局宣布从2018年开始,有序开放出租汽车市场准入和出租汽车数量管控,实现出租汽车市场化资源配置。包括专车平台、租赁公司在内的各市场主体,都有申请经营出租车公司的机会。涵盖约租车业务:“在确保驾驶员从业资格条件、符合车辆技术条件、明确公司主体责任前提下引进招车、专车的新业态,满足市场多元需求。”交通部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在交通部例行发布会上表态,支持义乌这样的地方先行先试,为全国出租车行业改革提供借鉴和示范。